近年来,学校心理辅导在我国发展得很快,但由于学科建设和培训制度远远跟不上实际工作的需要,不少热心者在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条件下便匆匆上马,担当起学校心理辅导员的职责,因而在具体工作中会有意无意地出现一些专业性的错误。
1.辅导员的职业自我概念错误
易犯错误主要有两个:一是把自己看作“医生”,二是把自己看作处理学生人生问题的专家、权威。辅导员首先是一位倾听者,其次是一位辅助者,不是“医生”、“解决他人问题的专家、权威”,更不是提供标准答案的“智能机”。悦纳自己的“倾听角色和辅助地位”,是心理辅导员首先要做到的。
2.辅导员的诊断错误
主要是把“心理症状”当作“心理障碍”。
3.辅导员的情感错误
有的辅导员在听完一个学生伤心的故事后,从情感上陷入痛苦,影响自己的生活和辅导工作;有的则回避谈论自己不感兴趣或感到不愉快的话题;有的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的化身建立个人化关系,以满足“爱的需求”。
4.辅导员的错误行为
一是习惯讲解和说教,不注意倾听。二是追求程序化的辅导模式。三是追求新奇的辅导效果,不愿意接受平淡枯燥的辅导过程。四是过分重视问题根源的分析而忽视现实问题的处理。五是违反“助人自助”原则,直接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